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1

发布时间: 2017/3/1 16:14:52

  

信息来源:  管理员

 

阅读:1527 次

年级备课组活动

活动背景:本学期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老师课堂,为了更好地展示出精彩课堂,我们三年级备课组三位教师提前一周,集体研讨,各抒己见,积极准备。

活动时间:201731

活动地点:年级数学办公室

活动主题:研讨《面积的含义

参加人员:年级数学教

研讨过程:

老师谈教学例1

  例1的教学可以直接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教室里的黑板面与他们手中课本封面的大小,也可以从教室中再选择一些物体的面,进行类似的比较。但应注意,比较的两个物体的表面大小要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初步揭示出面积的含有。此后,再让学生回顾开始的活动过程,说说每次比较的是哪两个面的面积,其中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

老师谈例2教学:

2中的两个长方形面积比较接近,用观察的方法很难比较出大小。而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大小,可能大部分学生不太容易想到,因此,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猜想——验证”的活动:先鼓励他们猜一猜,再要求他们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老师练习教学:

练习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为他们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并比较出长方形的面积,以及找出画在方格纸上的面积最大的图形等活动,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方法、加深体验。

               面积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能力目标:在学习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两个课件(光盘停格在涂方格处)

一、复习铺垫,学习例1
1A:老师这有一根8分米长的铁丝,用它围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B:那8分米就是这正方形的什么?谁能用动作把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表示一下。
C:先观察,然后回答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操作)“怎样才能使粉笔不从正方形上面掉下来呢?”(“面”的引出)课件出示:面
2、伸出你的手掌,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课件出示),用手掌平摸全部,感受它的大小(正确摸法)
再伸出你的手掌,摸一摸课桌的面(课件出示),感受课桌面的大小
比较两个物体(课桌和数学书)的表面,你发现什么?(知道有大有小)
课件出示:课桌的面比数学书封面大,
其实,许多物体都有这样的“面”。
板书:物体表面
(课件出示大量物体的面:……边介绍 )这些“面”有的大,有的小,每个“面”都有它确定的大小。(板书:大小)
3、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称为它的面积。板书: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揭题:认识面积
那么,(课件出示)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那么我们原来说的这句话:课桌的面比数学书封面大,也就可以改成——?(课件出示: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追问:这句话你会说吗?在小组里说。

指名说,再反过来说一说。

你还能从身边找一找其他的物体,说出不一样的句子吗?(举身边的例子)课件出示:( )的面积比( )的面积( )。

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文具盒盒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文具盒盒面的面积大。再汇报,集体交流。
4、考考你的眼力:(课件出示)学生自己读题,同时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比较下列平面图形的大小:正方形、长方形、圆、不完全封闭的三角形(学生回答后提问:为什么三角形不好比较大小呢?突出“围成的”板书:围成的)
看来,平面图形也是有大小之分的,数学上,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板书:面积)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都叫做面积。”(齐读。)
5、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A、这是我国四个省的地图,你能直接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

B、刚才我们是直接用看的方法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

板书:观察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这是一个现代实验小学的校园平面图,

A、运动场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

B、你也能够选择两个地方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吗?先小组说,再指名说。

C、马老师想知道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哪个面积大?你能告诉我吗?

看来,我们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仅仅靠观察法是不能够解决问题。

二、2:比较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

1、师:猜一猜,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呢?(回答)

刚才是同学们猜的,下面请同学们利用马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工具,同桌的两个同学一起检验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两点提醒:1,在每张桌上有一个信封,信封里装有这两个图形和老师给你提供的工具:透明的方格纸和小纸条,你可以选择这其中的一个工具去比较这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2,比一比,看谁能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暂时想不到方法,可以悄悄地从周围的同学那儿得到启发。(学生分组活动)

2、探究比较面积的大小

学生分组活动比较面积的大小,然后指名上台汇报交流(视频投影仪演示)。

1)把两张纸片重叠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重叠法。板书:重叠法。

2)借助于纸片,先用纸片摆在正方形上,再用纸片摆在长方形上。板书:用纸片量。

3)借助于方格纸,先用方格纸摆在正方形上,再用方格纸摆在长方形上,各自数出有几格。板书:数方格法

3、小结方法: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法,用纸片量,剪拼法,但是在比较的时候,同学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去比较两个面的大小。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名读题:(直接出示图形)看到这些图形,你想怎么来比较这几个图形的大小?想想今天学到的哪种方法比较适用?

生:可以划分成大小相同的格子,(课件出示格子)然后用数方格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2)划分好格子后,怎样比较出哪个图形面积大一些?哪个图形面积小一些?生:依次数出每个图形的格数,格子多的图形,面积就大,反过来,格子少的图形,面积就小。

2)独立数方格,完成后交流。(及时切换到光盘,用光盘涂色)

3)追问:看来只有3号这个梯形有点难度(答案不统一),它的方格是怎么数出来的?(想想数20格的同学错在哪里了?分析)那你是用什么办法很快地就数出来呢?
先数整格子的,再数半格子的,4个半格子就是2格。
三、比较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你能够用蓝色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涂红色表示这些图形的面积吗?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独立完成练习,再出示课件,订正,汇报,一样吗?

2)交流,图上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而你涂红色部分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2、那么你能够说说我们今天学习的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吗?

以第一个图形为例,周长指什么?而面积指什么?面积是指一个面的大小,而周长是指一根线的长度。老师这有一幅照片(出示),要给它加上木框,想知道需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它的什么?如果再给它配上玻璃,想知道这块玻璃多大,还是求它的周长吗?那又是求它的什么呢?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用动作表示周长是怎么表示的?发挥一下你的创造力,用什么动作表示面积呢?

考考大家:在下面的正方形中,判断:1、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相等。

2、甲的面积与乙的面积相等。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生答。)
最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数一数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几个方格?

注意:男生看的时候女生不能看,女生看的时候男生不能看。能做到吗?

出示一个长方形,男生答:(正面)12格,换过来,女生再答:(反面)18格。猜这两个图形哪个大?出示长方形。(其实是一个长方形的正反面。)
12格的长方形和18格的长方形为什么格子不一样多,面积怎么会一样大的呢?就让它留给我们下一节课再研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