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备课组活动1

发布时间: 2017/3/15 16:27:34

  

信息来源:  管理员

 

阅读:1607 次

语文校本教研课备课

备课主题:“主题先行,一课多磨”二磨或三磨的课例

活动方案:1,上课   2,说课  3,评课

活动记录

   其中蔡文璨老师执教的《母亲的恩情》是一篇诗文故事,她抓住这类文体的特点采用“借文学诗,借文赏诗”的策略,进行诗文对照,清晰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引导学生诗文共读诗文共赏,体会母亲对孟郊的关怀、爱护之心以及孟郊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许正萍老师执教的《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篇独幕剧,许老师抓住其特点,教会学生阅读剧本,读中感悟人物内心活动。为此,许老师还设计了该独幕剧的表演,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第三节课是张凡老师执教的《秦兵马俑》,这篇说明文条理非常清晰,张凡老师通过对文体的把握,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条主线,结合作者的所见所想进行文本教学。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方法的同时更关注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从而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课后,江宁实验小学的丁雪飞副校长、蒋崇勇主任分别围绕“基于文本文体特征”和“聚焦核心教学目标”对三节课作了精彩评课,既肯定了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堂“淡定”,也欣赏经验丰富老师教学时的“从容”。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深入地钻研文本,把握每一篇文章文体的同时,更要关注到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努力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

照片

QQ图片20170411090612QQ图片20170411090624QQ图片20170411090631QQ图片20170411090638QQ图片20170411090643QQ图片20170411090648QQ图片20170411090653QQ图片20170411090700

反思

听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各位语文老师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在此,针对此次听课,谈一些心得体会。
 上课教师一些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形式多样。(倪慧琳)
 几位教师都非常注意课前导入,与学生的沟通,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或是谈话,或是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从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准备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出学习问题,也能较好的导入新课。
二、课堂语言流利,能较好的提出创设性问题。(于梦云)
 课堂创设性问题过渡自然巧妙,能很好的过渡到各个段落,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能由浅到深,深刻体会到文章主旨,体会到所表达的情感,课堂流利的语言烘托出题中的问题情景,并对学生的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师基本功扎实,具有良好素质。(周婷)
 教师的基本功和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在听课中我发现这些老师的基本功都很扎实。尤其是许正萍老师,她的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她的语言很有特色,使这堂课安排的很紧促,使教学设计能一环扣一环,这就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体育教学不断地充实。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孙静)1、上课节奏清晰、明快,整个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有序、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教学的宗旨。教师非常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励培养。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薛莲)2、媒体辅助,课堂效益更佳。对媒体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杨维和全英两位老师的课件都很简单、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能够很好的为语言教学服务。从课堂导入的视频、图片和小组合作对话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中心的。教师紧紧抓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而教师也不是单纯的旁观者,既是倾听者更是出色的指挥者,整个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