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促进成长,习惯造就未来

发布时间: 2021/4/26 9:23:45

  

信息来源:  admin

 

阅读:1155 次

劳动促进成长,习惯造就未来

2021年4月,南京市潭桥小学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在第三周,我校将劳动教育渗透进学生常规,期望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重要性。

一、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从中低年级起,安排他们洗涤小件物品,整理个人生活用品,使用一般家电;调查家长家务劳动的繁重情况;在班上组织“红领巾考察”活动,让每个学生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规范》为标准,对照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找到了自我劳动的价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能帮助家长干一些事,孩子才会有真正的乐趣。并互相学习、相互监督,每周进行评议,做得好的奖“红花”。这样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IMG_3647(20211228-073127)

IMG_3648(20211228-073139)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端正良好的劳动态度

集体的事情大家做。提倡“一捡、一擦、一扫、一放、一洗”,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捡一捡,看见地上有纸屑就捡;擦一擦,看见课桌、黑板、门窗脏了就擦;扫一扫,看见地上脏了就扫;放一放,把纸屑放进塑料袋;洗一洗,抹布脏了就洗,劳动结束后洗手等活动。树立“找事干”、“积极干”、“悄悄干”的IMG_3649(20211228-073236)宗旨,做一个关心班级、关心学校、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全校师生利用有限的校园土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体验劳动快乐的同时,用自己的双手在劳动中创造劳动成果,孩子们有了劳动精神面貌,掌握劳动技能。

对小学生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后,发现学生在各方面变化很大,不但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获得了积极的劳动体验,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全面发展,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有了较强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