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教改 课题研究助力行
——南京市潭桥小学承办江宁区教科研禄口片教改及个人课题交流研讨活动
乍暖还寒初冬后,正是教研进行时。为进一步深入落实教改,加强个人课题研究,以课题个人课题研究促进教改,11月22日上午,江宁区教科研禄口片学校教学改革交流活动在南京市潭桥小学录播教室拉开帷幕。徐佩佩主任主持,来自禄口片11家学校教改小组核心成员、课题主持人全程参与。
本次活动分为课例观摩、主题讲座、总结提升三个环节。课例观摩环节,来自五所学校,六节教改示范课,分三个会场同步进行。
潭桥小学的张震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课前展示环节,张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成果汇报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联成片,结成网,加深各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进一步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计算公式和算理的本质,以达到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铜山小学的王文鑫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基于学校教改的引领,王老师注意挖掘文本,通过补白、想象,丰富学生对情境的感知,加深对丰富的文本语言的理解。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围绕主线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和交流,在师生互动对话中,推动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禄口中心小学的蒋惠萍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在校教改主题的引领下,蒋老师情境性地语言串起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提示语、重点字词从而来有感情地朗读。在故事情境中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最后,蒋老师激发学生表演的欲望,以学生生动地表演展示了这节课所学。
潭桥小学的谢丹丹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前五分钟,前置性展示环节,谢老师引导学生以展示预习单的形式汇报预学成果。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地球的渺小为引子,教学生如何寻找关键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述出来。在“学”与“展”中开拓思维,习得方法。
禄口二小的保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5A Unit6 My e-friend》。整节课教保老师以e-friend为线索,教学新课,融合了绘本故事,在拓展部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再创造,推动语言和思维的双向发展,也提醒了学生网上交友要谨防网络诈骗。
未来科技城小学的翟越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的《项链》。课堂教学中,翟老师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利用随文识字、看拼音识字等方法学习生字,在声情并茂、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大海的美丽。
课例观摩结束后,三个会场的老师们再次齐聚录播教室主会场,稍事休息,进入主题讲座环节。本次主题讲座分为两个半场,上半场由南京市潭桥小学陈贵老师分享交流,下半场由诚信小学胡静老师分享交流。
南京市潭桥小学陈贵老师作“‘学习场域’视角下‘学展型’课堂构建”的主题讲座分享。陈老师从“教改前情回顾”“‘学展型’课堂解读”“教改推进情况”三个方面,回顾与总结潭桥小学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实践与探索以及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
诚信小学胡静老师作“探索智慧学习数学课堂的校本范式”的主题讲座分享。胡老师从“实物展台,对比生成亮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关注课堂生成”“思维导图,让知识结构化”“智慧校园,关注课堂评价”等方面,分享了诚信小学教学改革在数学课堂上作出的尝试与探索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主题讲座结束后,徐佩佩主任针对本次研讨活动作总结。徐主任指出:“任何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改革工作也是这样,势必会经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先让学校一小部分老师动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从而推动整个学校教改的热潮。在教改背景下,让更多一线教师在教改中挖掘到个人课题研究的要素,促进教改的同时也给教师自身带来成长。今天的六节教改课,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够成熟的地方,希望老师们借助教改契机,踏踏实实做研究,认认真真抓教学,让教改成为个人成长、学校成长的助推器。”最后,徐主任借小雪的节气,小雪雪满天,祝愿各家学校教改工作“来年必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