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教慧展,整谋促学
——“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案’”
为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着“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原则,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开展“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案’”的系列活动,4月19日,四年级备课组就苏教版四下第七单元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次教研活动,由四年级的谢敏老师进行课例展示——《三角形的认识及三边关系》。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三角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有3个角、3个顶点、三条边(线段)。三角形的特征明显,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借助三角形的单一要素无法定义什么样图形是“三角形”,激发了学生探究,联系“边、角、顶点”三个要素将学生从理解特征走向定义本质的最大的“卡点”与“痛点”。发现“围”的要义,感受到从“边”定义三角形简洁又清晰的优越性,感悟到定义图形的本质,即抓住图形的关键特征进行描述,这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在“三边关系”的探索中,通过设置任务:在4根小棒中任意选三根,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探究,最终发现“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但本节课也略有遗憾: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学生在感知“首尾相接围成”时,教学略显仓促,使得感知不深。
接着张震老师就本组的单元整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本单元的索要呈现的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到研究路径——学生已经经历的知识内容,现在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未来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到结构设计——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整合理由,细致的板块分析;再到规划设计——本单元的每课时的学习目标、任务活动,有层次的评价检测;最后到评价量表——“知识与技能”评价量表、“思维与过程”评价量表。整个介绍清晰有序,分析深入。
最后,各备课组的老师就课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肯定了四年级备课组的研究亮点。
每一位老师的切身参与,认真思考,都是为自己的教学积蓄力量,为自己走向优秀奠定基础,期待潭小数学教研组每一次精彩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