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学科大概念 深化单元整体教学
——记南京市潭桥小学“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案”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研讨活动
为了更进一步梳理课题研究思路,确定研究重点方向, 2023年5月12日上午,课题组核心成员在主持人李柱俊副书记的引领下,对已经取得的相关成果进行反思讨论,并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首先,由课题主持人李柱俊副书记阐释了数学学科大概念与核心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进一步依托学科大概念为载体,优化学历案设计。李柱俊副书记结合自己撰写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大概念教学:内涵、价值与策略——以小学数学为例》一文,揭示了围绕数学大概念的“五环”单元教学设计程序和方法,与参会的各位老师共同思考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他强调应审视单元内容,把握教学方向。以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为例,本课是“量感”素养的价值体现,要从教材中挖掘出以标准单位进行测量,同时将度量单位进行累加的思想方法,还可以建立面积、周长、体积这些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全体教师还要努力分解单元目标,厘定单元核心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促进教与学的过程优化,留下学习痕迹。
李柱俊副书记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揭示了一些重要概念,他着重介绍了学习任务需要低门槛,但是要体现出多层级和大空间,课堂教学活动应体现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并将学习评价嵌入其中。表现性评价是教学中容易忽略的方面,尤其是对素养的评价和体现出的水平层次。就如当下很流行的小组活动环节一样,教师要构思哪些知识内容具备这样的教学形式,以及何时呈现这部分环节。
随后,课题组成员畅所欲言,每位老师结合自己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分享彼此的心得与困惑。孙华老师提出在具体的素养评价环节时,应联结以往知识,同时还要引出以后知识。郭璐璐老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元素养作业的层次性要求,对应的是课时目标与能力培养,表现出小学数学知识、能力、思维方面的学习价值。杨康莉老师则借助徐洁教授的《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优化》一书,介绍了确定目标是设置针对性任务和制定学习计划的前提,要培养学生产生持久学习兴趣与学习力。徐泽林老师强调了大概念的提取要体现出问题的延续性,设计一些深度问题。张震老师以《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为例,强调关注学习任务的设计要结合真实情境。叶婷老师认为核心问题的指向性是亟待解决的内容,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要在具体的学习环节中进一步检验,并可以根据知识本质和学生错误进行提取。李柱俊副书记对以上老师的分享做了肯定与解答,并鼓励课题组老师多写多看,提高个人科研能力。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课题组下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使大家带着问题在实践中思考,强化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相信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更多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