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绽芬芳,习作评改促成长
——江宁区小学语文“金陵微校进校园”专题教研活动在
南京市潭桥小学顺利举行
“好文不厌百回改,璞玉雕琢可成器”,4月12日上午在和煦的春风中,江宁区小学语文“金陵微校进校园”专题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潭桥小学报告厅顺利开展,本次的活动主题为基于“金陵微校”平台的习作讲评教学探索。本次活动由潭桥小学三位老师进行课堂展示,唐珊珊副校长针对“金陵微校”在习作讲评课中的运用进行讲座分享。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吴勇特级教师、电教中心周行满主任进行辩课和点评。
我校“手拉手”学校新疆特克斯蒙古乡小学的老师们通过直播平台全程参与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认真记录,全力为信息化2.0筹建工作做好准备。
首先,由吕晓梅老师执教二年级《神奇的蛋壳》写话讲评课。吕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结合金陵微校平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她利用“金陵微校”的趣味素材,实现了拖拽词语进行修改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如何使用好词修改自己的写话。在教学过程中,吕老师借助镜像投屏的功能,课堂实时清晰呈现了学生的写话,更好的展示了学生的修改效果,激发了二年级学生修改自己写话的兴趣。
第二节课由谢丹丹老师执教四年级《我的动物朋友》习作讲评课。谢老师使用金陵微校中的趣味素材让学生实现课前互评,确定讲评起点,一步步解决学生本次习作中遇到的难点。同时,借助金陵微校全班练习、观点云、投票、拍照上传等功能,关照习作讲评全过程,实现多元反馈,精准测评,老师带着孩子们亲历互评互改的过程,课堂也增添了很多趣味,学生习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三节课由卢凯陆老师执教六年级《让真情自然流露》习作讲评课。卢老师课前借助金陵微校中的投票功能对班级学情进行初步评估,发现学生在融情于景、细节描写、内心独白等情感表达方式上存在问题。课中借助金陵微校观点云功能收集学生观点,搭建支架。借助金陵微校平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偿性训练和点赞反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在师生的分享和交流中生成了细化的评价量表,学生再次通过金陵微校互动功能完成了习作修改和互评互改,直观凸显出学生的进步。最后,借助金陵微校投票功能,发现同学们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卢老师借助信息技术,依据学生的学情展开教学,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
接着,唐珊珊副校长做了题为《“讲”之有道、“评”之有效》的讲座。她从什么是习作讲评,当下习作讲评的现状,习作讲评到底讲什么、评什么,如何结合金陵微校平台上好习作讲评课四个方面娓娓道来,指出了教、学、评不再是各自为阵,而是基于目标统领下的三者合力。习作讲评也不仅仅是写作技能和修改方法的习得,更是在问题情境中,在语言实践中,在互动交往中,历练一种习作的心态和品质,实现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习作能力和习作素养。金陵微校平台的使用大大助力教师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随后,江宁区教研员、吴勇特级教师主持了辩课环节。在座老师们听中有思,和上课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辩课,针对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宝贵的建议,上课老师也及时释疑和聆听,吴特在一问一答中将自己的智慧传递给在场的所有老师,让老师们思后得辩、辩有所得。整个辩课环节主题聚焦、内容扎实、氛围热烈、精彩纷呈。
最后,江宁区电教中心周行满主任进行了点评。周主任对“金陵微校进校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希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教学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老师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合理使用资源,让“金陵微校”为智慧教育助力前行。听了专家的点评,每个人都收获满满,也为本次“金陵微校进校园”专题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