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备课组活动1
活动背景:《降落伞》这节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是在前面学过小车的运动掌握对比实验后的一堂实验探究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设计制作、验证、总结提升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了一些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因此,通过本次科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活动时间:2017年3月15日
活动地点:三楼信息室
活动主题:研讨《降落伞》
参加人员:陈艳 胡以萍 陈莲英
活动照片:
研讨过程:
胡以萍:首先胡老师阐述了设计这篇教案的过程,先通过一段空降兵跳伞视频导入到降落伞这一课,然后引导孩子分析降落伞缓慢降落原理,再展示释放做好的两个降落伞引导孩子探究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原因,接着让孩子自己动手做降落伞,测降落快慢探究降落快慢因素,整堂课动手很多,需要把握好时间,时间上我需要对教案做更多的优化。
陈莲英:孩子测降落伞降落速度时规范同一高度很重要 ,我们可以教室里拉线或者用可以竖立的杆子来规范同一高度,可能杆子更还一些,杆子可以随意移动,而线很限制,建议用杆子。另外孩子们动手做的材料也可以多加改进,伞面可以用超市里的塑料薄膜,效果会比较理想。
陈艳:我建议伞绳也可以多加改进,伞绳不要用细棉线,可以用编手绳的那种垂感很好的细线,这样降落伞就不大容易打结了,粘伞绳的胶带也可以换成标签纸,拿取容易可以省下很多时间。而做降落伞的步骤可以做成视频,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会省下很多时间。
《降落伞》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2.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3.学生通过实验知道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面积、重物的质量有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能独立制作一个完整的降落伞。
教学准备:
不同长度细线若干根(55cm、40cm、25cm、)、大中小夹子若干、圆形标签纸、20cmx20cm塑料薄膜若干个、45cmx45cm塑料薄膜若干个、60cmx60cm塑料薄膜若干个、计算器若干个、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 互动性质 |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
集中话题(6min) | 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视频。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空降兵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降落伞。 教师展示降落伞结构,并让学生讨论: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学生开始讨论:讨论过后组织学生在图上用红色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 | 引出降落伞的主题,让孩子们更加好奇降落伞。了解降落伞结构后让学生们觉得自己说不定也可以做一个小降落伞,对降落伞也有更加想要探索的欲望。 |
探索和调查(32min) | 教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自己亲手做的降落伞,同学们想看吗? 学生说:想。 教师演示释放下降快的那个降落伞,(注意重物下端和红线对齐) 教师谈话: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我们的夹子慢慢地回到地上了。 学生说:是,哇……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降落伞,想不想看?我让它们同时降落,大家要睁大眼睛仔细看哦! 教师展示同时释放两个降落伞。(2min) 教师:咦,怎么回事?这个降落伞怎么下降得更慢呢?同学们都仔细想想什么原因让降落伞下降速度变得更慢了呢? 教师:学生开始小组讨论。讨论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回答并板书。(重物轻重,伞面大小,伞绳长短……)(2min) 教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猜想,那么降落伞的快慢到底和什么有关呢?同学们能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么?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清单和表格来设计你的方案,小组合作,结束后汇报员展示成果。教师再逐个辅助完善,着重关注各组是否正确控制实验的变量与恒量。(10min) 教师:方案都很棒,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去完成这个方案呢? 教师介绍制作降落伞过程、如何测量降落伞下降时间及各种注意事项。(降落伞制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安全,线段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同。) 学生领材料并分组根据设计方案制作降落伞。 教师巡视并且指导。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活动时教师应认真组织,更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教师提示学生获得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的数据不能仅凭一次实验,要通过多次实验获得多个数据后再求得平均下降速度,体现科学研究获得有用数据的严谨性。整个研究的过程同样要注意组织,确保活动的安全。) 开始实验,反复几次后获得实验结果。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给予评价。(18min) |
先让学生对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进行假设,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假设。
|
回顾和解释(2min) | 让学生回去查找降落伞的资料,说说降落伞的种类有多少。(2min)
| 课后延伸,勾起孩子们对降落伞更大的兴趣。 |
板书设计:
降落伞
伞面大小
伞绳长短
重物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