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研组活动1

发布时间: 2017/3/29 17:06:09

  

信息来源:  管理员

 

阅读:1626 次

潭桥小学综合教研组活动1

活动时间:2017329

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方案:备课组磨课试上后再到教研组上研究课

  备课组全体钻研教材,确定上课的内容,每个老师讲出自己对这一课的教法和想法,然后针对各个不同的情况进行实践,然后对课堂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力求做的有效的预设,让教研真实发生。      

活动主题:《降落伞》

参加人员:全体综合组教师

活动照片:

3月29日周三,胡老师在实验室组内教研课《降落伞》

C:\Users\huyiping\Desktop\IMG_7424.JPGIMG_7424

IMG_7425

第二天下午我们综合组全体成员进行了教研 ,首先是组内成员进行说出观看本节课的感受,分析本课教案以及教学的合理性。组内成员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陈艳:首先第一个是学生常规,课堂的纪律,由于设计的活动较多,学生年龄尚小,难免会造成课堂混乱现象,所以需想一些好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控制好课堂,比如做实验时可以下载一个计时器辅助孩子们更好地把握好时间。

陈莲英::为了使学生的制作更具开放性,也为了学生探究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因素的实验更具可比性,教师要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准备制作降落伞的材料,如做伞面的材料可选用胶桌布、包书胶、花纸、丝巾、牛皮纸、报纸、白胶袋、鸡皮纸、帆布等等,重物可准备橡皮泥、橡皮、小铁锁、玩具人等。教师还可以准备有关跳伞运动和降落伞方面的音像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胡以萍:孩子一旦用自己带的材料会非常兴奋,并且重点也会转移到自己带的材料上来,会非常耗时间,而到探究降落快慢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会停留在所带的材料上,不太容易很快把注意力收到探究原因上来,并且做实验的材料需要比较精确,我觉得可以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准备好统一的材料,上课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准备好的材料做实验探究,这样整个探究程序下来,孩子们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整堂课。

活动照片:

C:\Users\huyiping\Desktop\IMG_7423.JPGIMG_7423

教研活动后,每位老师都做出了听课反思:

学生们对于亲手制作一个降落伞都怀着极高的兴致,学生做了多种设计方案,并进行对比试验,从实践中进一步了解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工具,,并清楚地知道改变哪些条件就能够改变降落伞的降落速度,进一步了解了降落伞的制作原理。学生还交流了许多关于降落伞的知识和资料,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降落伞的兴趣。                                                    

陈艳

《降落伞》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简易降落伞,并能对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在科学课和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力和运动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进参与意识和交流意识。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动手操作、研究降落伞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在科学课和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力和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求未知事物的能力,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增进参与意识和交流意识。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尤其是科学课上,这一点是体现最明显的。这一节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都很让我惊叹。

陈莲英

一、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从教师的引导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一定的场地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降落伞,学生非常地开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在学生制作降落伞之前,教师一定要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指导,为后续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二、师生交流,明确问题

问题是探究的开始。在学生尽情玩降落伞的过程中发现了现象,提出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真实的,都是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已经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三、设计实验,探究问题

实验需要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行对比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在实验之前明确“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在试验中什么应该变化?什么不能改变?”,让学生初步学会控制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实验!同时充分的交流也是实验的保证!在实际教学中,我为了不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让学生就在教室进行实验,许多学生站到课桌上伸直手臂让降落伞自由下落。由于实验的高度不理想,有些实验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尤其是研究“伞线长短对降落伞下降快慢影响”的小组,他们多次进行了对比实验。

如果能在不影响其他班级教学的情况下,让学生从二楼走廊上放飞降落伞,观察对比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在学生对“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进行对比实验的基础上,适时抛出问题:你能做一个下降速度最慢的降落伞吗?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拓展思维,综合运用自己今天学到的各种知识进行制作,有效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课教学一个很好的总结。            

                                                   胡以萍

附上最终修改后的教案

《降落伞》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2.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3.学生通过实验知道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面积、重物的质量有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能独立制作一个完整的降落伞。

教学准备:

不同长度细线若干根(55cm、40cm、25cm、)、大中小夹子若干圆形标签纸20cmx20cm塑料薄膜若干个45cmx45cm塑料薄膜若干个、60cmx60cm塑料薄膜若干个、计算器若干个、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6min

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视频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空降兵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降落伞。

教师展示降落伞结构,并让学生讨论: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学生开始讨论:讨论过后组织学生在图上用红色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

引出降落伞的主题,让孩子们更加好奇降落伞。了解降落伞结构后让学生们觉得自己说不定也可以做一个小降落伞,对降落伞也有更加想要探索的欲望。

探索和调查32min

教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自己亲手做的降落伞,同学们想看吗?

学生说:想。

教师演示释放下降快的那个降落伞,(注意重物下端和红线对齐)

教师谈话: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我们的夹子慢慢地回到地上了。

学生说:是,哇……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降落伞,想不想看?我让它们同时降落,大家要睁大眼睛仔细看哦!

教师展示同时释放两个降落伞。(2min)

教师:咦,怎么回事?这个降落伞怎么下降得更慢呢?同学们都仔细想想什么原因让降落伞下降速度变得更慢了呢?

教师:学生开始小组讨论。讨论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回答并板书(重物轻重,伞面大小,伞绳长短……)(2min

教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猜想,那么降落伞的快慢到底和什么有关呢?同学们能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么?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清单和表格来设计你的方案,小组合作,结束后汇报员展示成果。教师再逐个辅助完善,着重关注各组是否正确控制实验的变量与恒量。(10min)

教师:方案都很棒,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去完成这个方案呢?

教师介绍制作降落伞过程、如何测量降落伞下降时间及各种注意事项。(降落伞制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安全,线段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同。

学生领材料并分组根据设计方案制作降落伞。

教师巡视并且指导。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活动时教师应认真组织,更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教师提示学生获得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的数据不能仅凭一次实验,要通过多次实验获得多个数据后再求得平均下降速度,体现科学研究获得有用数据的严谨性。整个研究的过程同样要注意组织,确保活动的安全。)

开始实验,反复几次后获得实验结果。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给予评价。18min

先让学生对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进行假设,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假设。

回顾和解释2min

让学生回去查找降落伞的资料,说说降落伞的种类有多少。2min

课后延伸,勾起孩子们对降落伞更大的兴趣。

板书设计:

降落伞

伞面大小

伞绳长短

重物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