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研以善教 汇智而致远
——南京市潭桥小学科学组教研活动
为切实落实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推进“双螺旋结构”课堂构建与实施,结合区教研室的相关要求,12月6日潭桥小学科学组开展了主题为“科学课堂基本结构的理解与实践”的教研活动。全体科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杜平老师执教了校内公开课《人的呼吸》。
课前,老师们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深入的研讨,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课堂伊始,杜老师从同学们熟知的呼吸现象谈起,让同学们做深呼吸动作,感受呼吸。接着提出问题:人为什么在要呼吸?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杜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在活动中同学们轻松得出结论。随后,杜老师又让同学们做深呼吸活动,体验感受气体经过了哪些呼吸器官,并画出轮廓图,交流展示,结合视频介绍,让同学们认识了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可谓水到渠成。最后拓展活动,认识了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整个课堂按照“体验-明示-探究”的思路设计方案,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杜老师适时引领,把活动和思维巧妙融合起来。激情激趣,做到了深入浅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感受呼吸,气流不断地从鼻子出入。
我们感觉到吸气时胸部扩张,呼气时胸部缩小。
注入空气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哇,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课后,老师们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谈收获、议不足,互相启发。大家一致认为要基于学生立场进行教学,把握课堂教学结构。
勤研以善教,汇智而致远。本次活动准备充分、组织有序,把学展型课堂与“双螺旋结构”课堂紧密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同学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助推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撰稿:杜 平
校对:钱璟星
审核:严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