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情在细节中流淌

发布时间: 2022/9/28 10:02:20

  

信息来源:  admin

 

阅读:317 次

让真情在细节中流淌

——记潭小“学展型”课改背景下的五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课标》在第三学段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基于此,教研组确定了“读场景,品细节,悟深情”的专题研修。

《父爱之舟》是统编教材五上第六单元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人文要素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父爱之舟》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全篇从梦境开始,以时间为序引入7个场景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父爱之舟”既指姑爹的渔船,也指父亲的爱全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点滴小事,娓娓道来,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让人动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场景描写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也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悟。但是《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所回忆之事距离如今实在太过遥远,学生不由地对部分词语、甚至文化背景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助读资料帮助学生体会情感。

研讨后,由杨锁花老师执教《父爱之舟》。杨老师语言朴实,通过展现梦中的几个场景,以独特的解读视角和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溢满了浓浓的父爱。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找场景、品场景使学生对捕捉场景的方法运用更加准确。学生在梳理场景,理清文脉的基础上,沉浸于文本,品读关键词句,在场景和细节描写中体会父亲对作者浓浓的爱。同时杨老师还引导学生聚焦人物活动、关注环境描写,通过精教细学一个场景,引导孩子开通探究学习的路径,从家庭生活环境的艰难和父亲细致周到的行动中体会“父子情深”,有效提升了孩子们语文学习能力。

IMG_256IMG_256

听课结束,组内老师们畅所欲言,分享听课心得。这样的集体备课,既促进了教师个人素养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学展型”教改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