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优化课堂 共研促进成长
——记南京市潭桥小学科学组“学展型”课堂教研活动
为切实落实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推进小学科学“双螺旋结构”课堂构建与实施,结合区教研室的相关要求,5月9日潭桥小学科学组开展了主题为“基于主动思维的探究学习”的教研活动。全体科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杜平老师执教了校内公开课《用种子繁殖》。
课前,老师们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深入研讨,设计教学方案。课堂伊始,杜老师从植物的繁殖现象谈起,引出植物的种子,并让学生解剖蚕豆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植株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杜老师紧密结合种植农作物的场景,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种子萌发的相关问题,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如把蚕豆的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吗?葵花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让学生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以此解决一些播种技术问题。随后,杜老师又让同学们借助阅读资料,交流种子特点与传播方式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为获取更大的生存机会各显神通,方法多样。最后拓展活动,让学生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保护绿水青山。
学生们在小心翼翼地解剖蚕豆种子
学生们在专心致志地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构造
杜老师做演示种蚕豆实验
整个课堂按照“猜测-设计-探究”的思路设计方案,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杜老师适时启发与引领,把学生的主动思维与探究活动巧妙融合起来。激情激趣,层层深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后,老师们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围绕“学展型”课堂要求,基于学生的主动思维,谈收获、议不足,互相启迪。聚力优化课堂,共研促进成长。大家一致认为要基于学生主动思维进行教学,把握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撰稿:杜 平
校对:钱璟星
审核:严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