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二上数学备课组活动1

发布时间: 2017/9/14 14:50:29

  

信息来源:  戴芬

 

阅读:1882 次

二年级第一次备课组活动

活动日期:  2017913

活动背景:为了帮助新老师今早的转换角色,融入学校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展示出精彩课堂,我们二年级备课组三位教师提前一周,集体研讨,各抒己见,积极准备示范课。

活动时间:2017913

活动地点:二年级数学办公室

活动主题:研讨《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参加人:    戴芬  朱梦娟  杨康莉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明确示范课《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的重难点,研讨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达到教学目标

IMG_20170906_154648IMG_20170906_154656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思维 1.比一比。

出示一一对应的图片:一行苹果10个,一行梨7个。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用多3个、少3

提问: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可以怎样说?

描述个数关系

你怎样看出苹果比梨多3个的?

教师将苹果图用虚线分成7个和3个两部分,并指着图说一说

哪儿是和梨同样多的,哪儿是多出来的。

2.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后

同桌互相说一说:苹果比梨多几个,反过来怎样说?

指名说,表扬不同说法。

3.揭题。(板书)

二、解决问题,体验关系。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出示例3图,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提问: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操作思考,解决问题 1)引导操作探索。

指名说一说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用红、蓝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同时在黑板上摆出两行圆学生操作,指名演片)

比较:这两串彩珠的个数谁多谁少,说说比较结果。

2)操作解决问题。

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并说说是怎么比的

学生操作,教师巡

提问:怎样让两串彩珠变成同样多呢?请大家想一想,动手摆视指导,与学生合一摆、移一移,再和同桌说一说怎么做的,看谁想的办法多。

3)交流理解。 3.整理方法,感悟关系。

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方法

引导: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让两串彩珠变得同样多,你能回全班一起整理方法 想一下都有哪些方法吗?

4.回顾反思,积累经验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那些收获? 三、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1)明确要求:学生按要求摆小棒,并说一说两行小棒之间的学生画一画,摆一关系。(在9根和6根之间画虚线)

2)自己说说怎样让两行小棒同样多,并填一填

3)交流方法。(教师结合黑板上的小棒演示过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完成第(1)题

学生说一说,填一填

全班交流方法

提问:你知道这里的两个条形表示什么吗?各表示多少个呢? 学生互相说一说条形表示的意思

学生先说一说题里的条件,想一想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同指名说一说条件,桌说一说。

填空后交流结果

2)完成第(2)题。(同上)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要求什么。

互相说一说相互关系

学生独立填空后交流

指名说一说(2)第(1)题让学生填写算式并交流:鸡和鸭谁的只数多? 学生填写算式后交流

3)第(2)题:鸡卖掉哪部分剩下的和鸭同样多?求卖掉多学生小组交流后指少只实际是求什么?

将算式填完整,交流算式时说说为什么用减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 2)学生解答第(1)题并交流。

指名回答

学生填写算式,说说为什么用减法

指名说一说 学生解答后交流

3)同桌讨论交流:要两边同样多,你认为可以怎样做?(鼓同桌讨论交流 励说出不同的方法)

四、回顾总结,概括内容。

提问:今天学习的是解决怎样的问题?你是通过什么活动学会解决这样的问题的?

5c1460d57cb0590e-45443d4c66ad11c6

总结研讨:

戴芬:

移多补少是在学生学习了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应用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对于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已较好地掌握。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移12”的道理;理解掌握“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主要是相差数÷2;此外还有平均数-小数、大数-平均数);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朱梦娟、杨康莉:

在本课时例题教学中让学生不仅能用直观操作解决问题,更需要借助直观操作,感受在大小两个数量里。小的数量添上相差的部分,就等于大的数量;大的数量去掉相差的部分,就等于小的数量。所以教学中首先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环节中,结合直观操作,通过追问和进一步的说理,引导学生利用直观明确是怎样做的,以体会其中数量间的联系;其次是在几中方法交流之后,引导学生整理方法,并利用直观图进一步感受:小的数量添上相差的部分,就等于大的数量;大的数量去掉相差的部分,就等于小的数量。这样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解决这类问题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让大小两个数量变得同样多的直观表象,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而理解是谁和谁比、谁是多的、谁是少的、从具体形象的图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真正理解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想想做做”练习题中不再出现摆花片这样直观形象的动手操作过程,但我仍抓住已有的数学信息条件让学生明确是谁和谁在比、谁多、谁少应该怎么摆,理清思路后再让学生下笔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