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三上数学备课组活动1

发布时间: 2017/9/14 14:52:52

  

信息来源:  杜曼曼

 

阅读:1554 次

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活动背景开学初,为了让新工作的教师有章可循,学校给每个年级都安排了优秀教师给年轻教师上示范课,我们三年级是左圣慧老师执教。为了让课上的更加生动有效,我们三年级备课组三位教师提前备课课后积极研讨反思,各抒己见,总结经验

活动时间201796

活动地点年级数学办公室

活动主题:研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加人员、四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照片

研讨过程: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左圣慧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通过对该课的教学我反思如下:

1.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新知。

这节课,主要通过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提炼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明确:在两数已知的情况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应该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并记住这一题型的结构和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提供知识基础与支柱。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摆飞机图,突破这一知识点,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2.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数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用数学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能根据图片提供的大量信息,选择一些有用的数据,提出相关的问题,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根据具体的题意,按要求提问、并解答。

3、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学生听课中,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并且爱说话,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注意坐姿,写字姿势。反复提醒学生专心听讲,不但要听老师的话语,最主要的还要听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发言,因此,我时不时的让学生重复别人发言中的要点以及问题,比如,学生对除法的读法,往往爱丢“除以”的“以”,这样不但引起回答错误同学的重视,更主要的是引起全班同学的重视。

4、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年级学生合作中,往往缺乏时效性,因此,合作前,我注意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并及时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5、在课堂上对个别学困生指导不够,这些学生思维不活跃,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板书过多使用彩色粉笔,导致后面学生看不清楚。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听课反思

杜曼曼:倍这个概念是学生第一次经历,经过了第一节课理解倍的概念以后,左老师再进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节课就方便了许多。本课从一个例题开始,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图:杨树有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从这个情境图中让同学根据题目信息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很容易提出“柳树有多少棵”,左老师先带领学生理解“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句话,让学生动嘴说,根据理解采取画小棒的方式进行表达,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从而总结出求柳树有多少棵其实就是求3个5是多少。之后又进行一系列的练习巩固新知,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的表达和理解,效果较好。

陈小娣: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学生的活动,从而引出“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密切,是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倍”这一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感性认识,才能慢慢形成“倍”的概念。左老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借助直观,展现过程”这一教学模式展开,尊重学生,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嘴说,充分体现主人翁地位,教学效果较好。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左圣慧

教学目标:

1.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3.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4个2根。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 )倍。

(2)第一行摆4个圆片。

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三行摆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二、自学例4。(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式解答。

2.尝试用摆小棒的方式解答。(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7页例4的解答,与书本不同在哪里?并进行改正。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

2.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3个5棵),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导学要点:

求5的三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5是多少,用乘法做。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一)适应练习。

1.第7页想想做做,第1题。

点拨:用摆的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3的4倍就是4个3是多少,5的2倍,就是求2个5是多少,用乘法做。

(二)口答练习。

1.口答列式并说出结果。

5的3倍是多少?

6的8倍是多少?

10的2倍是多少?

9的5倍是多少?

15的4倍是多少?

快速列式的方法:用乘法计算。

(三)比较练习。

1.第8页的第2题 。

先让学生在图中填出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提示:搞清楚谁是1倍数,谁是5倍数。

2.第8页的第3题。

提示:梅花鹿是1倍数,大象是4倍数。

3.第8页的第4、5题。

(四)创编练习。

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点拨:提出求倍数的问题。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