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四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活动背景:本学期开第一周,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公开示范课。四五年级数学备课组,9月6日上午在四年级4班观摩了曹江峰老师的示范课。下午,备课组在曹校长的指导下,开展了激烈的教研,大家受益匪浅,既给我们今后备课组研讨指明了方向,也给新老师融入工作提供了帮助。
活动时间:2017年9月6日
活动地点:四(4)班教室、四数办公室
活动主题:研讨《认识升和毫升》
参加人员:曹校长、四五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照片:
研讨过程:
1、教后反思
《认识升和毫升》教学反思
——曹江峰老师
升与毫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虽说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升与毫的了解却很少。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较为准确地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渴望上好这节课,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
课堂上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只有经过大量的直观观察与操作体验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容量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为此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我向自然老师借来的水槽、500毫升、250毫升的烧杯、10毫升的量筒、滴管等;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碗和杯子、汤勺、饮料瓶、1升食用油等。我要求我的学生也做了相应的准备。我让学生到超市做调查;让他们准备: 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几升的容器,几百毫升的容器;几十毫升的容器,几毫升的容器。家中的锅、盆、杯、大小不同的碗等。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凭借实物,即使是成人也是如此。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有了这么充分的准备,我一定能让我的学生学好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带来的最大的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初步感知容量单位升。然后引导学生感知1升到底有多少?先认识1升的量杯;再出示棱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正方体塑料盒,倒入1升水正好装满,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找出容量正好是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再次,出示一些容器,让学生判断容量比1升大还是比1升小。选取一些比1升大的容器,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最后,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估计它们的容量(可能的进行操作验证)。如,大瓶雪碧2.5升,大桶色拉油容量5升,一桶纯净水18.5升,一个大的汤碗容量约1升,电水壶容量约5升,一个热水瓶容量约2.5升,学校发牛奶的桶约20升左右,水盆容量10升左右,电热水器的容量要几十升,太阳能热水器的容量还要大一些,浴缸的容量要几百升……
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学生学得生动、扎实
2、听课反思
徐泽林老师:由于升和毫升的认知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产生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升和毫升的容量单位,积累较多的直观经验,教学中尽量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比如交流: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升和毫升?由于有了课前的准备,学生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瓶瓶罐罐和包装盒。等学生交流完毕,我选择了一些学生剪下来的标有升和毫升的包装,放在实物投影上给学生看,请学生介绍从哪里剪下的?用的是哪个单位,怎样用字母表示?解决了升和毫升的符号认识。同时通过交流,学生有了直观认识,升生和毫升多用于液体的计量,比如生活中的油、酱油、醋、药水、汽油等。除了这些,一些乳液,比如护手霜等。在让学生建立1毫升和1升的概念时。用针筒取1毫升的水,倒入手心中,让学生感知1毫升的水大约是15滴。在实验中分别取100毫升、250毫升、200毫升容器,把1000毫升的水倒入1升的容器中,感知升和毫升的进率。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人人参与,思维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张震老师:
容量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又是在没有认识体积的基础初次接触,所以课堂上曹老师尽 量采用直观教学,每节课都搜集了各种容器,做了大量的准备,教学时我也改变了以往数学课的模式,用大量的实验操作来代替空洞的说教。学生对这种实验式的 数学课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不说,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从这个角度思考,这样教学符合课改理念,是完全 可行的。
刘婷老师:由于升和毫升的认知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产生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升和毫升的容量单位,积累较多的直观经验,教学中尽量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比如交流: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升和毫升?由于有了课前的准备,学生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瓶瓶罐罐和包装盒。等学生交流完毕,我选择了一些学生剪下来的标有升和毫升的包装,放在实物投影上给学生看,请学生介绍从哪里剪下的?用的是哪个单位,怎样用字母表示?解决了升和毫升的符号认识。同时通过交流,学生有了直观认识,升生和毫升多用于液体的计量,比如生活中的油、酱油、醋、药水、汽油等。除了这些,一些乳液,比如护手霜等。
三、教案设计
《认识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及欣赏动画视频略)
一、引入
1、介绍: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升和毫升的知识,你带的饮料跟升与毫升有关吗?
生1:我带的这瓶冰红茶有600毫升。(迫不及待地念出)
生2:我带的这瓶雪碧有550毫升。
生3:我带的这瓶矿泉水有596毫升。
师(惊讶地问):毫升在哪里?你上来指给大家看看。(实物投影仪显示)
生:在净含量后面,ml就是毫升。
师:就是说毫升用字母符号ml来表示(板书毫升ml)
师:这596毫升什么意思?
生:就是这个瓶子净含量596毫升,有596毫升水。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瓶饮料,我们看有多少?(实物投影显示2L)
生:2升。
师:升在哪里?
生:L就是升。
师:就是说升用字母符号L来表示。(板书升L)
2、举例:
师:同学们,除了各种饮料的多少需要用升与毫升作单位,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的多少也需要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生:沐浴露、金龙油、咳嗽糖浆……
师:老师这里也找到一些,请看(课件显示:啤酒、洗手液、袋装米醋、汽油等),这些东西的多少一般需要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二、探究
1、建立毫升的空间观念
⑴估计-验证
师(出示小半杯水):请你估计一下这杯水有多少毫升?
生:100毫升、20毫升……
师:这杯水究竟有多少毫升,你们有办法知道吗?
生1:用尺子量。(怎么量?)……(量出来是几毫升吗?)是几厘米,(这样的办法行不行以后我们再研究。)
生2:用针筒吸,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3(兴奋地举起桌子上的量杯):把它倒在这个有毫升刻度的杯子里,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教师介绍量杯量筒,学生操作验证,测量出这杯水是58毫升)
⑵指导学生玩1毫升的水
师(举起杯):同学们,58毫升是这么多,那1毫升的水有多少呢?请大家想象一下。
生1:很少很少只有一丁点。
生2:只有一滴水那么多。
生3:有一只蚂蚁那么多。
师:他的描述更加形象。1毫升到底有多少,我们一起用针筒来玩一玩。(指导学生看针筒上10毫升、1毫升的刻度)
师:大家吸1毫升的水,看看1毫升的水在你针筒里有多少?(学生吸水)
师(右手作手凹状):吸好了,你可以把它挤到手凹里。小心不要让它跑掉了。(学生挤水)
师:下面请大家闭起眼睛,把这1毫升水记在脑子里。记住了吗?记住了,再睁开眼睛。现在谁来说说1毫升水有多少?
生1:在手掌心里只有一点点。
生2(举起无名指):像无名指指甲盖那么大。
师:就那一片薄薄的指甲盖吗?
生:包含着整块手指头。
师:这个比方打得真不错。
生3:1毫升水有三只蚂蚁那么多。
师:这位同学联想起刚开始认为1毫升只有一只蚂蚁那么多,现在经过玩水就比较准确地感觉到1毫升有3只蚂蚁那么多。这是一种多好的学习方法呀!
⑶学生自主玩10毫升的水
师:同学们,1毫升只有这么一点,那10毫升有多少呢?
生1:10毫升比1毫升多多了。
生2:有10个1毫升。
生3(举起针筒比划):有这么多。
……
师:那你去想办法取一个10毫升的水玩一玩。
(学生讨论,选择方法,动手操作)
师:看到这10毫升的水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1毫升水放在手心里放得住,10毫升放不住,会跑掉的。
生2(举起针筒):10毫升水差不多有这么一针筒。(师:满满1针筒吗?)不是,是到刻度10这里。
生3(举起杯子):10毫升水有一杯底。
师(示意这两位学生到台前来,并分别举起针筒与杯子): 大家看到这,有什么想说的?
生:大的物体装10毫升,看起来比较少;小的物体装10毫升,看起来比较多。
师:什么意思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10毫升在杯子里看起来非常少,在针管里看起来非常多。
师:这是怎么回事?
生:因为杯子的底面大,针筒底面小,所以在杯子里看起来这么少,在针管里看起来这么多。
师:看来10毫升放在底面大的容器里,看过去会矮一点;放在底面小的容器里,就显得高一些。实际上这里面都是多少毫升的水?(10毫升)
⑷小组合作玩100毫升的水
师(指着放10毫升的水杯):假如把10毫升、10毫升倒在一块,100毫升有多少
生1估:有大半杯。
生2估:有小半杯。
……
师: 100毫升究竟有多少你们还想玩吗?现在玩的要求更高了,先不准使用测量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100毫升水大约到这杯子的什么位置?(小组商量→汇报)
师:大家就用这杯子去取100毫升的水。(学生打水)
师:我们要比一比哪一组眼力最准了,请各组把水倒入量杯里量一量。(小组合作测量)
师:我们统计一下,比100多的多的小组请举手(2组),比100少的少的请举手(1组),你们都很诚实。跟100差不多的请举手(7组),你们真能干!
3、建立升的空间观念
⑴全班合作玩1升的水
师:大家再来看一看,量杯里的水恰好是100毫升吗?如果不是,请小组合作把它调准确。(各组纷纷用针筒调水)
师(出示净含量为1升的空瓶):如果把10个小组量杯里的水都倒到这个空瓶里,你们估一估会怎么样?
生1:刚好倒得下。
生2:可能会多一点点。
师:看来大家意见比较统一,那估得一定对吗?
生:倒一倒验证一下吧。
(师生合作倒水,学生一边念几毫升一边看水在瓶里的位置,瓶子刚好能装1000毫升。)
师:同学们,现在这个瓶子里装有多少水?
生1:1000毫升。
生2:1升。
师:这是怎么回事?
生2:因为1000毫升=1升
师:原来你们早就知道,1000毫升还有一个名字叫…(1升)
师:那就是说1升等于什么?(1000毫升。板书:1升=1000毫升)
师(端起瓶子):1升水有这么多,请大家闭起眼睛,把这1升水有多少记在脑子里。记住了吗?记住了,就睁开眼睛。
师:平常你在哪里见过也像一升水这么多的东西?
生:我在超市里见过大瓶芬达大概有1升。
生(边说边比划):我家用的金龙油跟这差不多。
生:烧杯刚好是1升的。
师:还有那么多同学想说呀?看来大家生活经验很丰富,下课再交流好吗?
⑵估计验证空瓶能装多少水
师(举起4升的空瓶):这空瓶大概可以盛多少水?
生:3升、5升、4升……
师:各有不同,重新倒水太麻烦,怎么办?
生:看标签。(4L)
师:谁估对了?你们估的真准!(板书4升)
4、换算:
4升=( )毫升 5升350毫升=( )毫升
三、应用
1、帮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解决问题:(动画显示)
①玩跷跷板(选对了大头儿子就可以摘到苹果,选错了大头儿子会从跷跷板上摔下来。)
9000 毫升 =( ) 升 (9 90) 一个开水瓶能装水3(毫升、升)
6升80毫升=( )毫升(6800 6080) 一 瓶 眼 药 水 5 (毫升、升)
②献血
A、一般成年人,体内一般约有4升800毫升血,是多少毫升?
师:同学们,医学专家告诉我们,献血不仅仅是献爱心帮助别人,而且能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你回去也会劝你老爸去献血吗?会的请举手(师生统计)。
B、如果每位老爸都献血200毫升,这(27)个老爸一共能献多少血?
2、解决喝水(饮料)中的数学问题
①喝水(饮料)
师:玩到这,大家有点口渴了吧,今天大家都带来了自己喜欢喝的矿泉水或饮料,要不要喝两口?别慌有个要求,先看一下你这瓶饮料有多少毫升?喝了再估一估你喝了多少?明白了吗?那就喝吧!(孩子们开心地喝喝、看看、比比、辩辩)
②估计并交流自己喝了多少毫升。
师:解渴了吗?请大家估一估刚才喝了多少,并说说是怎么估的?
生(边比划边说):我大概喝50毫升。10毫升大概这么一点点,这里有五个这么一点点,大概就是50毫升。
生(边比划边说):我觉得我喝了300毫升。原来没喝之前,水在这里,现在我喝完以后水到这里,喝掉的跟剩下的差不多,我的水是600毫升,600毫升减去它的一半就是300毫升。
……
师:看来大家不仅仅会喝,也知道自己喝了多少。
③回家估计并验证1升的水用自己平常喝的杯子要喝几杯。
师:刚才看了一下,大部分同学带的是饮料,同学们,饮料虽然好喝但有的含有色素、激素,对身体不利;水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所以我们要少喝饮料多喝水。要保证健康,我们小朋友一天大概要喝多少水?(1升)
师:同学们,如果用你们家里经常喝水的杯子一天大约要喝几杯呢?大家回去估一估,再想办法验证一下,好吗?
四、课堂总结
师:升与毫升给你留下什么感觉?你还有什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