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潭桥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案
南京市潭桥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案
一、活动目的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升学校品质,丰富学校内涵的必经途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理应成为教师的自觉向内的职业追求。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基本业务技能的锻炼,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为新教师成长创设条件、搭建平台,潭桥小学特成立“小石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旨在江宁实验小学本部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引之下,富有创造性地引领青年教师过有团队的教师生活,意在通过制度的保障、活动的创设及平台的构建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撑。
二、“小石潭”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员名单:
全校35周岁以下教师(首位姓名加粗的教师为本学科的组长)
语文:于梦云 薛 莲 孙 静 倪慧琳 方鑫鸿 陈婷婷 黄存芳
杨 倩 周 婷 朱邵景 李 贞 倪良菊 杨雅楠 吴艳君 陈 贵
数学:邵丽芳 戴 芬 王 东 杨康莉 郭璐璐 曹江峰
艺体:刘 美 孙茂龙 曹雪寒 吴雨晴 蒋磊 陆成龙
王 瑶 邹文斐 胡以萍 徐云
评委:王翼雨、周梦杰、徐泽林、陈 艳、杨 丽、王巧露、杜曼曼、陈小娣、刘 婷、左圣慧、杨丽娟、张 媛、赵静静、刘 丹 (评委及时打出青年教师的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成绩,并按照学科分组将成绩交给各组组长于梦云、邵丽芳、刘美)
组长职责:每周五下午三点半前收齐组内成员钢笔字、毛笔字作业交给教学服务中心徐佩佩;组织好组内的博文互评,互评结束后收齐交给徐佩佩;及时拿回组内成员的作业进行分数登记,并将分数汇总表以电子稿形式发给徐佩佩。
三、“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育素养”活动内容
(一)功在平时
1.一周一练:粉笔字、钢笔字
(书写能力是教师必备技能,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对学生来说,是无形的楷模。因此,每位青年教师要勤练字,练好字,每周五下班之前,每人交一份粉笔字和钢笔字,以楷体为主。粉笔字写在小黑板上,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每周五下班前有序放在三楼大办公室楼道处,钢笔字交给各学科组长。毛笔字一个月交一次,同样是周五交给各学科组长。各学科组长收齐后交给徐佩佩。)
2.一周一研:教研活动
(每周三下午3:30起,各学科进行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可以组织学科教师共研课堂教学,可以共商教育教学困惑,可以观看名家教学视频,也可以研读教育教学杂志中的课堂案例或教学思想与主张。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过程性记录及教师自我的总结性评价。)
3.一月一写:教育随笔、教育反思、读书感悟等
(努力让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潜心读书,需要我们挖掘与捕捉教育教学资源,慧眼观察,会心思索,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笔端,坚持写下去,时间一长,便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专业技能与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得以提升。一月一写,内容不限,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学反思、读书感悟等都可以。写好之后,纸质稿交给组长,组长组织组内互评,打好分写好评语后收齐交给徐佩佩。电子稿统一发在江宁实验小学教师博客平台,待潭小校园博客创建成功,可以在潭小网站搭建自己的书写空间。)
4.一月一课:每个月上一次校内公开课
(每位青年教师每个月上一次校内公开课,由教研组长做好登记,同课异构、一篇课文两课时两人分工连上等方式都可以采取,旨在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并在团队研讨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听课老师及时打分,本年级的备课组长统计好分数后交给教学服务中心徐佩佩。)
5.青蓝结对,互助成长
(小石潭的教师大都为年轻教师,在专业上不一定很优秀,但对于新教师而言他们一定是有经验的,能够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家校沟通等方面给新教师最为直接同时也是新教师最迫切需要的经验。青蓝结对,每个月师傅将至少听一节徒弟上的课,并及时反馈听课意见。徒弟在备课、作业批改、家校沟通等方面存在问题,都可以请教师傅。每个月师傅至少听一节徒弟的课。
青蓝结对表
学科 | 师傅 | 徒弟 | 徒弟 |
语文 | 王蕾 | 唐珊珊 | 徐佩佩 |
唐珊珊 | 陈贵 | 倪慧琳 | |
李贞 | 陈婷婷 | 方鑫鸿 | |
徐佩佩 | 王翼雨 | 于梦云 | |
倪良菊 | 王巧露 | 孙静 | |
杨雅楠 | 杨倩 | 周婷 | |
朱昭景 | 黄存芳 吴艳君 | 薛莲 | |
数学 | 左圣慧 | 杨康莉 | 郭璐璐 |
杜曼曼 | 戴芬 |
| |
曹江峰 | 徐泽林 |
| |
邵丽芳 | 王东 |
| |
刘婷 | 陈小娣 |
| |
音乐 | 王瑶 | 曹雪寒 | 吴雨晴 |
体育 | 孙茂龙 | 陆成龙 |
|
周梦杰 | 蒋磊 | 刘美 | |
美术 | 池纯娅 | 杨丽 | 邹文斐 |
(二)悟在活动
教育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事业。我们期待的教育不是制造零件,不是机械、单调、乏味的,我们的教育生活亦不能简单重复,味同爵蜡。如果我们的教育生活是灵动的,丰富的,自由的,有挑战的,有愿景的,它一定是美好的。那么,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收获着,成长着,也许这就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就优秀”的道理所在。
因此,我们希望潭小的教师能够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快乐、尊严,也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师能够明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洞察自身的不足与缺憾,在活动中懂得团队的重要,在历练中感受到前行的必要。
鉴于上述想法,学校拟希望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提供充足的养分。
1.请名师走进校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学校尽可能创设条件,让青年教师走出去,满足青年教师学习的愿望,支持青年教师学习的渴求,保障专业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
2.以“课堂教学比赛、专业知识技能测试、即兴演讲、美文诵读、现场辩论、才艺展示、运动达人”等活动的开展,丰富教育生活,在活动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提升、丰富自己的专业能力。
3.以课堂为抓手,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青蓝结对使新教师遇到问题有人可问,有人可帮。每个月师傅至少听一节徒弟的课,并进行研讨,反馈听课意见。学期末师徒共上一节课,同课异构,碰撞出思维火花,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作为青年教师,教育之路是漫长的,美好的,同样也是充满机遇与挑战,收获与挫折的。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适应教育,喜欢教育,热爱教育,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行走的路上不断地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我们期待能竭尽所能,为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优质土壤,我们希望通过机制的保障与活动的开展促进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景都能在潭小的肥沃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每一个教育梦都能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欣赏与呵护,得以实现与满足。
注:教科室会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研修进行量化考核。
考核以积分制进行,每次上交的作业必由学校组织专职人员进行评定反馈,反馈以等级的方式进行积分累计:优秀加星得10分,优秀得9分,良好得8分,良好以下酌情给分。若未按时完成作业,则采取扣分的方式进行统计。
学期结束,统计累计得分,并进行相应的表彰。
上述方案从2017年2月20日(周一)起正式执行。
南京市潭桥小学教科室
2017年2月20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