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潭桥小学春秋季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工作主线,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意见的精神,本学期我校根据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心理健康发展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系统地设计了能切实提高全体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趣味田径阳光锻炼项目,促使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并以大课间体育为辐射点,推动学校体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断深化。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根据学校场地特点,在项目、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上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课余时间大课间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宽广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新颖有趣的体育活动项目。
三、组织机构
成立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校长统领,行政分年级管理,体育教师分年级指导,班主任主抓,配班老师辅助,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曹校长
副组长:王校长
成 员:行政人员、体育老师及各班班主任
四、认真落实,形式多样
南京市潭桥小学趣味田径大课间活动内容、时间要求:
1.依据有关政策,实施大课间阳光体育工程。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在全校统一活动环节,形成全体师生奏唱国歌、行为养成、特色趣味阳光活动和身体素质锻炼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2.在班级活动环节,要充分发动班主任的作用,大课间30分钟内能有效组织本班学生进行游戏或针对性的素质练习,形成自己班级有特色的班本活动。
五、活动要求
大课间活动要注重趣味性和运动量的统一;注重参与性和技能性的统一。具体要求如下:
1.活动项目设置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和设施,最大限度地体现校本特色。同时做到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结合、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与少儿趣味田径相结合。
2.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做到活动项目和自然班游戏活动相结合。
3.每个老师都要成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4.强化活动评价,建立对活动指导者、活动参与者、活动过程等的评价机制。
5.大课间活动时间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必须管理到位。
6.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7.体育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
六、大课间流程
1、9:30播放大课间音乐,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入场。
体育教师分工器材室组织拿器材同学有序拿放器材
2、播放啦啦操音乐,学生进行自编啦啦操。(卡路里)
3、跑操音乐,绕班级场地跑操。
4、各班级队长组织班级同学有序到达各自的趣味田径练习场地,进行趣味田径练习。
5、各班队长组织班级同学有序到达各自班级进行放松操练习——星星的眼睛
6、大课间各班级有序带回。
时间 | 项目 | 内容 | 时间(分钟) |
上 午 | 晨 间 活 动 | 入场 | 5 |
自编啦啦操 | 6 | ||
趣味田径练习 鱼雷、标枪、一级方程式、绳梯、跑跨接力、跳绳等 | 15 | ||
放松操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