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活动2

发布时间: 2017/4/28 16:07:57

  

信息来源:  管理员

 

阅读:1631 次

数学教研组活动

活动时间:2017427

活动地点:一(1)班教室

活动主题:一年级组汇报课《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照片: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潭桥小学 郭璐璐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66~67页的例1、2和第67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进率。

2.在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和合作的主动性。

3.使学生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渗透爱护人民币、节俭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大象文具店开张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文具店里的学习用品可真多啊。你想买什么文具?买东西要用到什么呢?

钱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人民币。

你见过哪些人民币?(学生自由回答)

2.揭题:刚才大家说到的只是人民币的一部分,其实人民币有很多种。(课件展示)上面这些是大面额的人民币,下面这些是小面额的人民币。今天我们先把大面额的人民币存到小小银行里面,下次再取出来买东西。我们先来认识这些小面额的人民币。

二、新知探究

1.认识面值是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说一说。

出示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谈话:这些人民币你认识吗?

桌上的小钱包里就藏着这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介绍,说说你是怎样辨认的;也可以找出不认识的问问同学。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2)分一分。

老师发现大家桌面上的人民币有些乱乱的,能不能想办法把它们分一分类、整理一下?试一试!(师收集学生不同分类)

预设一:纸币和硬币。

预设二:1元、1角、1分

(3)议一议。

交流分类一:认识纸币和硬币。

你把人民币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么分呢?

小结: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

交流分类二: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你把人民币分成了几类?你是怎么分的?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分类说说1元、1角、1分的辨认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人民币上面的数和文字进行辨认。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

(4)比一比。

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1,但什么不同?(单位不同)人民币单位不同,它们表示钱的多少可就不一样啦!

2.辨认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出示 5角、 2分、 5分的人民币。

谈话: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小朋友们认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指名介绍,说说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介绍5角纸币、硬币。5角里面有几个1角?

学生介绍5分、2分硬币。5分里面有几个1分?2分里面有几个1分?

3.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提出问题:大象文具店数学本特价——1元。小猫想买这本数学本,可以怎样付1元钱?

(2)动手操作:请每个小朋友在小组的学具篮中,想办法取出1元来帮助小猫付钱。(学生活动,摆出1元,老师搜集学生不同的摆法)

(3)反馈交流:

①付1张1元。

②付10张1角。

你是怎么付的呢?要付1元为什么取10角?

小朋友们听明白了吗?我们一起1角1角地数一数。板书:1元=10角

③付2张5角。

你又是怎么付1元的呢?这么付可以吗?为什么?

④付1张5角和5张1角。

这个小朋友付的是1元吗?为什么?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方法不同,但付的都是1元。

(4)引导推想:我们知道了1元等于10角,那么1角等于多少分?

课件演示,学生1分1分地数一数。

板书: 1角=10分

(5)启发思考:人民币哪个单位最大?哪个单位最小?

指出:元是人民币最大单位,分是人民币最小单位。

(6)考考你:

(   )枚5分换1枚1角。你是怎么想的?

(   )枚2分可以换1枚1角?为什么?

4.购物小能手

 教师出示一些学具,分别标好价格,请同学们从手中的人民币中找出合适的来付款,付款正确的学生可以买到老师手里的小商品。

本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在教学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中面值的人民币。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本课的重点是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 1角=10分。最后创设了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
在课中我组织了商店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在付币、找币的活动中渗透了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尽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教师听课评价

徐泽林: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运用恰当,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有层次感,课堂上一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刘婷:教学课堂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实用有效,教学目标轻松完成。

邵丽芳: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态自然,亲切,教学设计新颖。教学课堂气氛很活跃,调动了孩子的探究欲望,教学方法多样化。

王东: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大方,有激情。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

戴芬:目标定位明确,学生操作活动多,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间的探讨,教学效果好。

杜曼曼:情景引入贯穿整节课,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拿,动嘴说,最后设置买东西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陈小娣: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教学设计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曹江峰:重难点抓到很准确,知识储备很丰富,学生积极性高。

左圣慧: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设置了生动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交流不同付法时可以适当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